体彩高频11选五玩法

明代洪武科举(15)
体彩高频11选五玩法
栏目分类
明代洪武科举(15)
发布日期:2025-06-24 01:52    点击次数:74

“春榜”状元陈䢿与林鸿、陈仲完、唐泰、高棅、唐震、王恭、郑定、王偁、王褒并称“闽南十才子”。据称陈䢿在就试之日,有一种预感和担忧对家人说:“今科状元当刑,奈何己身擢之。”(在今年的科举考试中,状元将会被处以刑罚,但自己却将其选拔出来。)果然,陈䢿中“春榜”状元。不久被杀。

1397 年 1 月 29 日(洪武三十年三月初一)殿试。 巧合的是,当时录取51人进士都是南方举子,长江以北的举子无人登第。这次更巧合的是,主考官都是南方人。榜一公布,被黜落的北方举子们一片哗然,尤其是一些来自朱元璋家乡——安徽凤阳的举子更是有恃无恐,带头翩动闹事,联名上疏朱元璋,纷纷状告当时主考官翰林学士85岁高龄的刘三吾、副主考官白信蹈等因而徇私舞弊,偏袒南方士子,贬斥北方士子。

1397 年4月7日(洪武三十年三月初十),朱元璋正式下诏,成立了12人的“调查小组”彻查,选派翰林儒臣、前科状元、侍读张信、前科探花、侍讲戴德彝、右赞善王俊华、司直郎张谦、司经局校书严叔载、正字董贯、王府长史黄章、纪善周衡和萧揖,以及已经廷试取录的陈䢿、尹昌隆、刘仕谔等人。于落第试卷中每人选择十份“文理优长”的卷子复审,增录北方人入仕,经过20多天的锁院查卷后,调查组认为全国科举会试是公正的。张信太不了解朱元璋的用心,如实禀告复查结果:“南北考生成绩相差确实悬殊,就连最后一名也比北方的优秀者高出许多。”结果仍维持原榜。于是,又有人上疏,称主考官刘三吾﹑白信蹈与复审官专选北方举子中的劣卷进呈,这本来莫须有的事。朱元璋勃然大怒,认为是张信故意把成绩差的试卷拿给他看,,命令刑部立即捉拿刘三吾、张信、白信蹈三人,严加审问,要求他们说出会试实情,结果刑部闹腾了好几天,三位大人仍旧丝毫不肯改口。刑部官员只好拿出之前办胡案、蓝案时大拷刑讯逼供的本事来,还将三人家眷几百口全部打入天牢,终于查出了一个涉及600多人的大型“徇私舞弊”集团,上报给了朱元璋。为了摆平南北争议,朱元璋下令将张信、白信蹈等人“磔杀(分尸)”。刘三吾因资深年迈,流放新疆;直到建文初年,才被召还京师,参加撰修《春秋大全》。 这一年所选进士全部废除,是明朝开科以来第一场科举大案,也是一场冤案。 

榜眼尹昌隆  洪武二十九年(1396)京师(南京直隶府州)乡试,拔得头名,解元。第二年又荣登榜眼,授正七品翰林院编修。尹昌隆后官至监察御史。建文帝贬谪福宁县知县。北京刑部主事、左春坊左中允【1404 年 5 月 10 日(永乐二年四月初二)任】。礼部主事【1407年3月14日(永乐五年二月五日)任】。尹昌隆为人耿直,在二十年的官宦生涯中,清廉自守。是1397年 (洪武三十年)殿试“春榜”第一甲3进士中最幸运的。

探花刘仕谔于洪武二十九年(1396)浙江乡试中举。翌年廷试时,朱元璋亲览其卷,称刘仕谔为“有用之才也”。遂擢一甲第三。

新科状元陈䢿、探花刘仕谔也因复审的试卷“不行明白,用笔批直,有惑圣览”被发配威虏充军。1397 年 4 月 29 日(四月初二)又恩赐调回,从六品翰林院修撰陈䢿被降职为鸿胪寺司宾署丞,正七品翰林院编修刘仕谔被降为鸿胪寺司仪署丞。不久,又遭到御史的弹劾,将陈䢿革除功名,车裂而死。陈䢿是整个明朝91位状元之中境遇最惨,状元任期最短的一个。刘仕谔也被杀。

第二甲赐进士出身共13名【以1--13名名次为序】

 江西6人,占46.15% 

浙江5人,占38.46%  

福建1人,占7.69%

(1)芮善(今抚州市南城县)

(2)王洪【浙江钱塘】

(3)邬修(今南昌市南昌县)

(4)盛敬

(5)黄淮【浙江永嘉】

(6)宋琮(今吉安市泰和县)

(7)姚有直【浙江萧山】 

(8)毛胤宗(毛引宗)【浙江鄞县】

(9)胡泰(今南昌市南昌县)

(10)林惟和【福建】

(11)邹进(今吉安市万安县)

(12)洪堪【浙江淳安】

(13)曾凤韶(今吉安市吉州区、青原区)

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共35名【以1--35名名次为序】

 江西、浙江各11人,各占31.43% ;  

福建7人,占20%     

海南、云南、湖南各1人,各占2.86%

(1)郭子卢(今吉安市泰和县)

(2)陈性善【浙江山阴】 

(3)黄宗载(今宜春市丰城市)

(4)许子谟(今吉安市吉州区、青原区)

(5)黄濬【福建】

(6)顾晟【浙江仁和】

(7)周铎(今新余)

(8)朱思平【浙江天台】

(9)王礼【浙江海盐】

(10)唐恕(今景德镇市浮梁县)

(11)郑华【浙江临海】

(12)吕尹旻【浙江山阴】

(13)贾闵(贾敏)【浙江崇德】

(14)曾纯(今上饶市广丰区)

(15)陈善方(今吉安市泰和县)

(16)王观【浙江钱塘】 

(17)陈绍平(湖南蓝山)

(18)张显【浙江仁和】 

(19)程赐【福建 建安】

(20)李祥

(21)林荣【福建仙游】

(22)阳庆(云南昆明)

(23)钱炳【浙江归安】

(24)戴 安 (今上饶市鄱阳县)

(25)刘履节  (今吉安市吉州区、青原区)

(26)符铭【海南琼山】

(27)庄谦才【福建晋江】

(28)李文巽【浙江丽水】

(29)郭士道(今江西永丰)

(30)朱复亨(今抚州市南城县)

(31)陈观【福建瓯宁】

(32)段树

(33)蔡添祥

(34)林安【福建瓯宁】

(35)李容【福建同安】  

据《地方通志》补充陈䢿榜进士名录、籍贯【无法确定进士名次】

(1)殷一黙(江西南昌)                        

(2)毕德延【浙江鄞县】      

(3)俞士吉【浙江象山】   

(4)吕尹昊【浙江山阴】   

(5)相振【浙江金华】                     

(6)刘道福【浙江丽水】

(7)容 善【广东茂名】

(8)顔 宝【广东茂名】

(9)文 伟【广西灌阳】

(10)陈 河【广西平南】 

(11)杨 宣【广西苍梧】

(12)齐 政【江苏淮安】  

(13)顾 彬【江苏高邮】        

(14)惠 忠【安徽合肥】  

(15)丁德量【安徽萧县】        

(16)汪 回【安徽休宁】  

(17)魏 益【安徽砀山】

1397 年 6 月 25 日(洪武三十年六月初一)殿试

1397 年 6 月 25 日(洪武三十年六月初一)61人参加殿试。 朱元璋为了笼络北方学子,以安天下,于奉天殿亲自主持“文理优长”下第举人复殿试。由于会试者多而中式者少,被淘汰的人都为此发表意见或抱怨。于是,此科成为明朝惟一的一次“夏榜”。

朱元璋的考题:“天生烝民有欲,必命君以主之。君奉天命,必明教化以导民。然生齿之烦,人情不一。于是,古先哲王设五刑,以弼五教。善者旌之,恶者绳之。善恶有所劝惩,治道由斯而兴。历代相因,未尝改也。朕承天命,君主生民,宵衣旰食三十余年,储思积虑惟欲妥安生民,其不循教者亦有,由是不得已施之五刑。今欲民自不犯,抑别有其术欤?尔诸文士,陈其所以,朕将览焉。”  

朱元璋试题提到:上天生育了众多的民众,他们有各种欲望和需求,因此必须任命君主来主导和管理这些民众,确保社会的和谐与秩序。君主承受了天命,必须通过教育和教化来引导民众。然而人口众多,带来了许多烦恼,人们的情感和需求也各不相同。古代的圣明君主设立了五种刑罚(即墨、劓(yì译)、剕(fèi费)、宫、大辟),用来辅助五教(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对于表现好的人要进行表彰,对于表现恶劣的人要进行惩罚。通过惩罚坏人、奖励好人,治理国家的道路就会因此而兴盛。历代以来,很多事物和制度都是相互继承和沿用的,没有发生过大的改变。我承受着天命,作为君主管理人民,三十多年来,我夜以继日地辛勤工作。长期、一贯地思考和谋划,目的在于妥善安置百姓,使人民安居乐业。然而,也有一些人不愿意遵循教化。由于某些原因,不得不最终对犯罪者施加五刑。现在想要民众不犯法,是否还有其他方法呢?你们这些文人,陈述你们的看法和建议,我将认真听取并考虑。

朱元璋自阅试卷,录取了61人。皆是长江以北的人。因此时称“南北榜”,又称“春夏榜”。此后,明朝科举一律分南北榜取士。

第一甲共3名,三鼎甲分别是“夏榜”状元韩克忠【山东城武】、“夏榜”榜眼王恕【山东长清】、“夏榜”探花焦胜【山西乐平】。

朱元璋亲擢韩克忠为状元,并称其“学行淳实。”

榜眼王恕参加洪武三十年(1397)会试,结果落第。“夏榜” 王恕高中第二。

探花焦胜洪武二十三年(1390),他乡试中举。翌年会试落第,但他并不气馁,更加努力。 洪武三十年(1397)会试,结果落第。“夏榜” 焦胜高中第三。1410 年 6 月 15 日(永乐八年五月十三),卒于都察院,终年41岁。

1397 年 6 月 26 日(洪武三十年六月初二) 朱元璋赐进士韩克忠等“恩荣宴”于会同馆。 

 1397 年 6 月 29 日(洪武三十年六月初五)状元韩克忠授予从六品翰林院修撰;榜眼王恕、探花焦胜分别授予正七品翰林院编修。 

第二甲29名【以1--29名名次为序】

山东7人,占24.14%  

河北、河南各6人,各占20.69% 

重庆、山西、陕西各2人,各占6.90% 

1.蔡或(蔡彧)【河北巨鹿】

2.施礼【河北东安】

3.冉通(重庆万州)

4.李质【山东益都】

5.王择善【河北深州】

6.张輗【山东济宁州】 

7.卫 志【山西曲沃】

8.苗微【山东临邑】

9.张朝贵【重庆长寿】

10.王靖【山东博兴】

11.李弼【河南祥符】

12.常进【河北元城】

13.杨睿【河南柘城】

14.柴本【河北井陉】  

15.罗英(罗瑛)【河南临颍】

16.张俊【山东益都】

17.李遵义【河北衡水】

18.马忠

19.梁城(梁诚)【山西稷山】

20.焦禋【陕西华县】

21.樊敬【山东郓城】

22.牛斗【河南修武】

23.宁威(陕西周至)

24.胡泉【山东汶上】

25.王逊

26.范恕(苑恕)【河南安阳】

27.杨益

28.王理

29.任伯安(伏伯安)【河南归德】

第三甲29名【以1--29名名次为序】

山东7人,占24.14% 

 河南6人,占20.69%  

河北5人,占17.24% 

山西、甘肃各2人,各占6.90%  

陕西1人,占3.45% 

1.苏文【山东恩县】

2.张麟【山西垣曲】

3.王原

4.曾博(曹博)【河南洛阳】

5.李泰【河南鹿邑】

6.王蕡【山西屯留】

7.杨焕【山东历城】 

8.陈丕【河南新蔡】

9.张斌【山东汶上】

10.张瑞(张端)【河南信阳】

11.刘芳【山东长清】

12.张敏【山东益都】

13.林德【河南光州】

14.赵玉【河南巩县】

15.李庸【河北正定】

16.屈怡【陕西】

17.陈铿

18.党理【甘肃真宁】 

19.杜恒【河北永年】

20.田恭【河北交河】

21.庞嵩【山东博平】

22.张玺

23.吴尚【河北景州】

24.方X

25.贺润(何润)【甘肃宁州】

26.陈礼【山东济阳】

27.马俊

28.张迪

29.郄忠【河北曲阳】

据《地方通志》补充韩克忠榜进士名录、籍贯【无法确定进士名次】

1.方规【山东济阳】

2.王彬【山东东平州】

3.丁仁【山东东平州】

4.张 寿【河南商水】

5.樊 镇【河南考城】 

6.李 敦【山西太原】        

7.郭 秩【山西祁县】           

8.赵彦亨【山西保德】    

9.任 皥【山西介休】        

10.张 中【山西榆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